16期《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》投稿的六篇論文均為應用戲劇實踐者的經驗分享,及其所面對的挑戰與反思,內容回應本系長期推動應用劇場與戲劇教育的努力。六篇投稿者分別來自花蓮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、香港及上海,提供不同場域多元視點的實證案例。本期新增「觀點與實踐」(point and practice)投稿,鼓勵應用戲劇工作者分享其案例實踐的歷程,以增進本領域的經驗交流,未來也歡迎更多實踐者的投稿分享。
16期收錄三篇論文,三篇「觀點與實踐」的案例分享。第一篇論文由資深劇場工作者李秀珣所書寫的〈民眾劇場的變身行動──空間與身體的政治〉,以「異托邦」理論為框架,夾議夾敘,反思與石岡媽媽劇團、南洋姊妹劇團、逆風少女等團隊的工作歷程中,如何透過行動,不斷地與自身的現實環境對話與辯證,進而能夠「變身」,成為自己民眾性的「能動主體」。第二篇由蔡奇璋所撰寫的〈舊城青劇場:故事,劇場與社會實踐〉,以大學端的社會實踐計畫為案例,詳細描繪其規劃、施作的過程,最後聚焦於與在地青年夥伴所共創的《舊城青劇場》戲劇行動,展現其社會實踐的意義;內容並對於大學社會實踐「課程綁計畫」及強調KPI成果導向的作為多有反思與批評。第三篇由魏子斌所撰寫的〈初探展能藝術:特殊生展演博物館導覽之課程設計──以蘆葦啟智中心「藝啟•一起說故事」為例〉,以蘆葦啟智中心與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合作的共融計畫為例,提供身心障礙團隊於博物館進行戲劇導覽的工作方法與步驟,開創展能藝術多元表現的可能。「觀點與實踐」第一篇由梅思源所撰寫的〈後疫情時代的新景象:教習劇場《The Day I Lost》線上線下碰撞中的反思〉,揭示香港TEFO團隊如何因應後疫情時代,以線上遊戲來進行教習劇場TIE的前導活動,繼而以實體方式進行TIE演出,碰撞出不同火花,提供未來TIE演出更多元的形式參考。第二篇由劉尉楷所撰寫的〈《彼物,此時》支亞干遺址展覽——劇場工作坊的多元參與與共融探析〉,分享策展團隊如何運用展覽與戲劇工作坊,促進部落與公部門之間的對話平台,具體實踐藝術介入社會的參與美學。第三篇由李旻原所撰寫的〈以「身」觀展再創造的實驗探索——以上海西岸美術館《以身物語》《詩性本源》工作坊為例〉,則是描繪如何規劃合宜的戲劇工作坊,於美術館的常設展與特展中,引領參與者以不同角度學習與認識畫作的歷程。
本期感謝所有投稿者的支持,以及審查委員們費心且專業的指導與建議。編輯助理黃俞嘉小姐、本系行政助理呂季樺小姐、協助英文校勘的Andrew Philip Barrington Strack老師,以及本系主任林偉瑜與同仁們的支持與勉勵,均為促使本期得以臻至完善的推手。
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主編